网站公告:橡塑主营产品:橡胶止水带、橡胶止水条、双组份聚硫密封胶(膏)、单组份聚硫密封胶、单组份聚氨酯密封胶!采购热线:151-3082-8567     XML  网站地图

橡胶止水带厂家

网站首页 > 技术文档

KY-双组份聚硫建筑防水密封胶 新配方新工艺 批发

2019-04-12 13:59:26 橡胶止水带厂家 阅读

KY-双组份聚硫建筑防水密封胶 新配方新工艺 批发

橡塑双组份聚硫建筑防水密封胶简介:

双组份聚硫建筑防水密封胶是以液态聚硫橡胶为主体材料,配合以增粘树脂、硫化剂、促进剂、补强剂等制成的密封胶。此类密封胶具有优良的耐燃油、液压油、水和各种化学药品性能以及耐热和耐大气老化性能。*般为可硫化型。按组分可分为双组分(或三组分)和单组分型。其加工采用预混-研磨-灌装的工艺方法。

KY-双组份聚硫建筑防水密封胶 新配方新工艺 批发1

橡塑双组份聚硫建筑防水密封胶特点:

l、粘结性:聚硫密封胶对水泥、钢铁、玻璃、木材、天然石材等都有较好的粘结性。*般建筑及水利工程上宜使用低模量、高伸长的聚硫密封胶,其粘结强度≥0.2Mpa,伸长率≥300%。

2、耐水性:聚硫密封胶对海水、自来水、蒸馏水的作用是稳定的,相比之下对海水(含盐)的重量变化*小。

3、耐酸、碱性能:聚硫密封胶不耐浓酸、碱。但对稀的无机酸、碱及各种盐类还是稳定的。

4、耐热老化性能:聚硫密封胶热老化性能很好,可长期在*40℃~120℃的条件下工作。

5、耐辐射性能良好:聚硫密封胶耐r_射线的性能非常好。

6、**性:虽然液体聚硫密封胶有点嗅臭味,但固化后逐渐被填料所吸附。我公司生产的聚硫密封胶经中*预防医学科学院环境与卫生工程研究所测试其L,D50  >20g/kg。根据**毒性分*标准属***。

7、气密性好:聚硫密封胶不但有良好的弹性,而且它的气密性在弹性密封胶中也是*好的。目前已知各种胶中仅次于热熔性的丁基胶。

KY-双组份聚硫建筑防水密封胶 新配方新工艺 批发2


橡塑双组份聚硫建筑防水密封胶应用范围:

1、建筑业:大型建筑屋顶的密封。

2、水利工程:南水北调京石段,西江引水工程等均采用我公司生产的聚硫密封胶

3、机场道路:北京首都机场的翻修工程等均采用我公司生产的自流平型密封胶。

4、污水处理厂:东胜污水处理厂,赤峰污水处理厂等均采用我公司立面型密封胶。

5、地铁及隧道工程:西安地铁都是用聚硫密封胶密封的。

6、汽车工业:汽车门的防震密封。

7、石油化工:汽、煤、柴各种燃油的贮油罐的防腐密封。化工产品贮槽的密封。

KY-双组份聚硫建筑防水密封胶 新配方新工艺 批发3

KY-双组份聚硫建筑防水密封胶 新配方新工艺 批发4



橡塑AB双组份聚硫密封胶(膏)简介:

AB双组份聚硫密封胶是*种防水性能很稳定的产品,是以分子末端具有-SH基,分子链中具有-SS-键的液态聚硫橡胶为主剂,以金属过氧化物为固化剂的双组份型密封材料,两个组份按给定的比例混合后,经常温固化形成橡胶状弹性体。作为防水密封材料广泛用于土木建筑工程。

橡塑专业生产AB双组份聚硫密封胶膏,产品性能稳定,质量超*标,请放心选用。如需获取双组份聚硫密封胶更多技术支持,请访问橡塑双组份聚硫密封胶分站:

http://www.mifenggao.cn !

1、具有良好的耐候性、耐久性、长期使用不产生龟裂;

2、对被密封构件具有充分稳定的粘接性及耐久粘接性,对水中混凝土具有长期粘接性;

3、水蒸汽透过率极低,双组份聚硫密封胶具有非常好的防水功能;

4、不受菌类的侵蚀,对菌类的抵抗性极佳;

5、施工作业性好,双组份聚硫密封胶能很好的填充到接缝里;

6、对密封构件不产生污染,无腐蚀,双组份聚硫密封胶对人体无害。

AB双组份聚硫密封胶适用于金属、混凝土幕墙接缝、地下工程(如隧道、洞涵)、水库、蓄水池等构筑物的防水密封,以及公路路面,飞机跑道等伸缩缝的伸缩密封、建筑物裂缝的修补恢复密封,特别适用于水厂净配水池接缝、滤池滤板间密封、大型污水处理厂的污水池伸缩缝密封等各种贮液构筑物变形缝的防水密封。

橡塑AB双组份聚硫密封胶施工方法:

1.被密封表面的处理:施工前要除去被粘表面的油污,附着物,灰尘等杂物,保证被粘表面干燥,平整,以防止粘接不良。

2.填充背衬材料:按设计要求,向接缝内填充背衬材料,然后再施用双组份聚硫密封胶。 双组份聚硫密封胶

3.涂刷底涂液:设计要求使用底涂液的工程,或长期浸水部位的密封,需要涂底涂液涂刷在被粘表面上,干燥成膜。

4.密封剂的配制:按说明书给定的配合比,将两个组份混合均匀,即可使用,不论机混或是手工混合,都应达到色泽均匀无色差。 混合时应防止气泡混入, 涂双组份聚硫密封胶时应防止气泡混入,压实,填平密封处。


标签:   双组份聚硫建筑防水密封胶 良品
Powered by MetInfo 5.3.19 ©2008-2023 www.MetInfo.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