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483-2006《聚硫建筑密封胶》在水库工程中的应用
C/T483-2006《聚硫建筑密封胶》在水库工程中的应用
*、工程简介
聚硫密封胶施工部位位于导流系统变形缝中。导流系统包括放水塔前箱、明涵
H0+000~H0+094.1);输水放空洞(S0+000~S0+281);输水放空洞洞后段(S0+281~S0+458)。
导流系统变形缝处聚硫密封胶厚2cm、深3cm。
二、编制依据
(1)本工程招投标文件。
(2)C/T483-2006《聚硫建筑密封胶》。
(3)陕西省延川县袁*沟水库工程施工图设计。 (4)本工程有关的法律法规、施工规范及其它技术要求
(5)对变形缝两侧非密封区,施工前在其两边10mm处贴上20~30mm宽的防护胶带,以防施工中多余的聚硫胶把构筑物表面弄脏。
(6)在基础面清理干净,自检通过后及时通知监理验收基础面,在验收**后方可进行下*步施工。 4.3密封胶现场配制
(1)材料配比:A组份(白色基膏)以下简称A;B组份(黑色固化剂)以下简称B。按A:B=100:8~12配制。(生产厂家出厂前已按比例分装完毕,无需现场重复称量)
(2)混胶:将A、B组份转移到光滑平整的板上,用抹刀将两组分搅拌、充分混合均匀,调至密封胶均匀无色差为止,完成配制和混胶工艺。 4.4聚硫密封胶施工
(1)将密封胶注入待密封的变形缝内,按设计深度均匀密实的将密封胶注入变形缝内,并保持粘结牢固,无脱胶开胶断裂、渗水现象。
(2)该胶在室温固化时间(25±3℃)达到*佳强度为7天,7日内不能进行气密、水密、油密等项破坏性试验和各种性能测试。
(3)本工程变形缝注胶时可*次成型。 4.5聚硫密封胶施工过程中胶体连接工艺
如若*条变形缝不能*次性注胶完毕,则第二次注胶采用以下两种方法:干式连接和湿式连接。
(1)两次涂胶施工时间间隔不超过8小时,*般采用湿式连接,湿式连接对胶体接头无特殊要求,可连续涂胶施工。
(2)两次涂胶施工时间间隔可能超过8小时时,要采用干式连接方法。干式连接胶体接头处理方法:
1)前次涂胶结束时应留下斜型毛面搭接面。
2)再次涂胶时先用手或刮刀在原胶体接头斜面上涂胶*层,然后再进行本次涂胶施工。
8
4.6注意事项
(1)该产品应置于阴凉、通风、干燥处,宜在5~25℃下贮存,涂胶七日内不得进行水密、气密、油密试验。该产品可按非易燃、易爆、**物品运输,贮存期为9个月。
(2)该产品*高施工温度50℃,*低施工温度0℃。
五、资源投入
5.1主要施工用具配置计划
主要施工用具配置计划见表3。
表2 施工用具投入*览表
序号 设备名称 数量 1 搅拌器 4 2 注胶设备 4 3
刮刀
20
5.2主要劳动力配置计划
要劳动力配置计划见表3。
表3 劳动力计划*览表
序号 工种 数量 1 技术人员 2 2 管理人员 1 3 质检人员 2 4 技工 5 5
普工
8
六、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1)缝面应用手提砂轮机或钢丝刷进行表面处理,用空气压缩机将缝内的灰尘与余渣吹净,粘结面应干燥、清洁、无油污和粉尘。
(2)注胶前应检查缝深、缝宽,确保聚硫密封胶充填质量。 (3)密封胶施工过程中重点质量控制工序如下:
1)变形缝密封界面必须用手提砂轮或钢刷进行表面处理,必要时用切割机处理,
9
确保粘结界面干燥、清洁、无油污和粉尘,并暴露出坚硬的结构层。
2)密封胶混合要完全充分,双组分混合至颜色均匀*致。
3)混合后的密封胶要确保在要求的时间内用完,超过适应期的胶料不能在同新混合的密封胶*起使用。
4)涂胶过程中胶体搭接要严格按照搭接工艺要求施工。
5)涂胶工程中要注意从*个方向进行,并保证胶层密实,避免出现气泡和缺胶现象。
6)胶层为完全硫化前要注意养护,不得泡水或人为损坏。
(4)若要进行密封效果满水或带压试验,应在密封胶完全硫化后(7~14d)方可进行。
七、安全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1)施工人员必须经过培训**后方可上岗操作,并全面掌握应知应会的施工安全
技术和质量标准,强化安全与质量意识。
(2)现场施工人员必须穿平底软鞋,不准穿带根、带钉和硬底皮鞋,以免损伤和影响施工表面质量。
(3)施工人员身穿工作服,带好防护用具(安全带、安全帽、防护眼镜和防护手套等)方可施工操作。
(4)施工现场及作业面的周围,不准存放易燃、易爆物品。 (5)现场材料摆放整齐,不准乱弃、乱堆。
(6)现场调胶时,不得使其外漏,调胶后对其进行遮盖防护,避免尘土进入。
(7)涂胶完成后对不慎洒出的密封胶要及时进行清理。
标签:   聚硫建筑密封胶 C/T483-2006